查看原文
其他

陈冰:把美国通胀归咎中国,世行行长到底在想什么?

陈冰 直新闻 2022-09-29

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

由《直播港澳台》团队出品

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
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@直新闻



直新闻:世行行长马尔帕斯说,在世界经济放缓的背景下,中国在刺激经济方面做得太少了,给美国带来更多负担,你怎么看这种说法?


特约评论员 陈冰: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,来帮助这些国家减轻贫困,促进共享繁荣。世行行长马尔帕斯作秀批评中国在刺激经济方面作的太少,显然是越位行为,超越了他的权责,非常不负责任。他试图把美国的高通胀责任,甩锅给中国,可能与他是美国人有关,他曾在老布什政府担任副助理国务卿,当过特朗普的竞选顾问,担任过美国财政部副部长。即便有这样的背景,他批评中国的逻辑也不成立,很不专业,因为美国的高通胀主要来自六个方面,多是内因,而非外因。


美联储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带来美元流动性的“大放水”,为通胀高涨埋下伏笔;美国政府财政政策“大刺激”,先后推出了七轮财政纾困法案,加剧了供需失衡;产业空心化导致供给不足,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到11%,是高通胀的结构性原因;贸易保护主义推高美国物价水平,对华加征特别关税,试图在其他地方寻找替代品,却掉了链子,为美国通胀火上浇油;新冠疫情暴发后,受制于关键零部件短缺、运输体系混乱等原因,美国供应链长期不能顺畅衔接,直接导致高通胀;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,欧美加强对俄能源制裁,进一步推高美国通胀。这些推高美国通胀率的原因,全是他们自己带来的,现在自作自受,还试图“甩锅”中国,真的很不体面。


而世行行长出面“甩锅”,就更令人匪夷所思。这实际上是霸凌做派的自然流露,试图把美国的通胀压力向世界转嫁,要中国采取 “大水漫灌”式的“自我牺牲”,来满足美国的要求。他们的算盘是彻底打错了。有中国媒体说得好,马尔帕斯正好把话说反了,是美国给中国带来了更多负担,不利于中国支持世界经济的增长。



直新闻:也有西方经济学家认为,美欧的高通胀恐怕很难治理,即便再加息,这究竟是为什么?


特约评论员 陈冰:这个判断我认为是对的,因为在美国的作祟下,试图用贸易保护主义和冷战思维,来挽救美西方的经济颓势,特别是制造业上的虚弱。


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,主要经济体都实现了低通胀、高增长的态势,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,都在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思想下,形成分工合作的架构,美国通过资金和技术输出,形成高增长;中国通过制造业,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输出廉价产品,提高了美国等国消费者的购买力;廉价的俄罗斯能源输送到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,降低了这些国家的生产成本,维持了欧洲的竞争力和生活水准。


这种按比较优势形成的合理分工,使得美欧在工资水平没怎么提高的情况下,实现了购买力增强和低通胀。但是,美国总想事事占优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霸权思维,当发现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过美国GDP的70%后,就设法阻碍中国的持续发展;而俄罗斯和德国等欧洲国家要通过“北溪-2”号输气管扩大能源合作后,美国也担心欧盟有一天也要摆脱美国的翼护,走向独立自主。


于是美国决定打破这种供应链,让制造业回归美国,使得美国成为经济各领域的全能冠军。对中国,美国实现进行高科技制裁,打压华为、中兴等5G领导者,接着进行贸易战,对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,企图把在中国的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或者美国,现在又是对华实施先进芯片限制令;对欧洲,则通过俄乌冲突,设法让欧洲不再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,打压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,也限制了欧洲的先进制造业。美国操纵的中美冲突和俄欧冲突,打破了过去的国际分工,低通胀、高增长的模式就被打破了。因此美欧不再有低通胀的基础了,他们的高通胀很可能要延续几年。


但美国遏制中国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,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业难以被他国替代,另一方面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,再加上俄乌军事冲突后俄罗斯能源向东流,中国的制造业地位将更加巩固和强盛。最重要的一点,中国的市场够大,消费能力够强,有足够的需求来带动经济发展。随着疫情防控逐渐精准有效,中国的生产能力会大增,经济会快速好转。世行行长大概也是看到这一点,说中国现行经济政策,对中国的经济有好处,从长远来看也有好处。换句话说,他承认美国遏制不了中国。

作者丨陈冰,深圳卫视《直播港澳台》特约评论员
编辑丨李怡,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

排版丨卓依紫

本文章版权属于“直新闻”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
如需转载请回复“授权”

推荐阅读

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“直新闻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